人生导师 | 龙之华,初之心
2023年4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生导师系列沙龙,“龙之华,初之心”系列党课之“前仆后继”于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文科实验楼410举行。学院特邀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副主任、副馆长朱晓丽作为主讲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琳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宣讲团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朱晓丽副院长以龙华烈士陵园的双休日人流量变大的趋势为引,介绍了上海红色文化教育、信仰理想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后通过2023年4月5日入园客流量峰值107898人次,讲解67批次等数据有力地说明了龙华烈士陵园在上海红色文化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并播放了“龙陵之光”视频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在这之后,朱晓丽副院长以夏之栩女士的信为引,回顾了龙华烈士陵园1995年、1997年、2017年等的修建变化,并介绍了上海市委对龙华烈士陵园建设提出的“三地要求”,即革命烈士纪念地、初心使命教育地和红色文化传播地。在讲述龙华的建设变化后,她通过龙华的桃花、龙华庙会、龙华的交通便利、泰戈尔的旧照、龙华地区军事机关更迭等内容讲解了龙华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
在介绍三种文化后,朱晓丽副院长通过《觉醒年代》播出后年轻人自发去祭拜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的情况介绍了红色文化作品对于龙华的宣传。借由赵世炎“黄昏之贼”的自嘲,她介绍了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三位先烈的留学经历和归来后的工作安排,并以他们三人为例讲述了白色恐怖下先辈们英勇牺牲的历史。
朱晓丽副院长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的郑重宣誓,有力点出了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最后她以龙华的一首代表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结束主题分享。
之后,朱晓丽副院长就红色场馆教育作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开展方式等内容与理论宣讲团进行交流,她指出要物化环境,润化心灵,行化教育,红色教育和思政课堂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要通过行走的党课进入到红色场馆,通过行走一路感受并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达成共识。同时她还分享了龙华烈士陵园中牢房无剧场话剧这一沉浸式党课形式,并就此进行讨论。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于龙华烈士陵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红色文化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在理论宣讲开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