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风裹挟着实践的热忱
环地学子以脚步丈量大地
以实习为舟、实践为桨
于滚烫的实干中
书写了属于青春的成长答卷
今年暑假,我院近400名学子深入实践,在上海各区及河南省、江西、浙江等地留下奋斗足迹,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实践期间,同学们围绕多元主题开展丰富活动,累计推进57个实践项目——其中社会调研项目31项,红色大寻访项目11项,爱心学校项目3项、爱心学校课程研发项目4项、爱心暑托班项目1项,场馆志愿服务项目4项、“三下乡”项目3项。他们转换身份,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中锤炼本领。
他们的实践故事也受到媒体关注,“上师大学生为乡村发展赋能”“身份转换!在金山暑托班守护童心”等事迹,先后被东方教育时报、24小时青年报、敦煌教育等平台报道,累计收获7次媒体聚焦,让青春实践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见。
我院11支红色大寻访实践队伍的足迹,串联起夏日精神坐标。敦煌红当社区的“信语润心田”活动中,团队以书信传递信仰;杨浦滨江沿线,学子记录“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读懂工业与自然的共生;晋豫边革命纪念馆内,泛黄战图与锈迹枪支让太行精神愈发清晰;奉贤红色遗址群里,县委旧址的油灯、忆红居的遗物,串起沪上红色血脉,让初心代代相传。
这个夏天,环地学子奔赴各地开展调研。徐汇、杨浦街巷间,问卷与访谈勾勒民生需求,助力都市空间优化;青浦滨水畔,团队用数值模拟结合实地观测,为生态开发提数据支撑;非遗领域,学子采用GIS绘“文化热力图”,为古老技艺寻数字传播路径;从湖南记录农户技巧到上海寻都市农业方案,步步为“双碳”搭技术桥;黄浦江畔三日行,探访三座郊野公园,他们用脚步丈量公共空间。
爱心服务点亮城乡课堂,环地学子在育人征程中书写青春担当。敦煌南街小学,实践团队开展感官识地、生态课程,融家乡热爱于指尖;上海桃浦社区“绿芽爱心学校”,在“探秘国际港口”的趣味课堂中埋环保种子;徐汇康健街道暑托班,志愿者化身“小老师”,辅导作业、组织游戏,倾听孩子心声;更有团队带领孩子“闻香辨地域、触摸知地貌”,用创新打开认知大门。
环地学院志愿服务队常态化驻守儿童博物馆、上海图书馆、BFC线下宠物领养中心等空间。在儿童博物馆,他们伴孩子探知、护好奇心;在图书馆,指引借阅、高效答疑;在领养中心,照料宠物、协助领养。志愿者以暖心行动,为城市添文明温度,让志愿之光点亮服务角落。
地理相关实习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上海市奉贤区环境监测站,实习生操作仪器分析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在数据校对中懂“精准”要义;上海市测绘院,参与卫星遥感影像校正与上海湿地认定,在地图绘制中践行严谨与协作;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办公室,GIS专业学子深耕2025年上海绿化解译,从定绿地范围到规范文件管理,效率从日均2个区域提至十几个,同事接手用地划分、绿化核查;生态科技公司,学子参与矿山修复,制作坡面绿植技术路线图,学习植生杯等技术;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金水生态分局,调研黄河高质量发展示范村,查排污设施、阅环评报告,完成“学生到环保工作者”的转变。
教育实习让学子深悟“教书育人”真谛。上海酪梨泡泡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暑托班,四年级班主任设计语数英课,将枯燥知识融生动形式,在学生顿悟的笑容中体会“教学相长”;昂立少儿,托管助教帮孩子完成作业、指导进度,从陌生到熟悉用陪伴燃学习热情,有人带读《弟子规》,在童声中感教育力量,行政助教还在课堂管理中与孩子建信任联结;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学子课前核课程进度、装订讲义,课中通俗讲难题,课后批作业、标易错点,在细碎工作中筑牢师范根基。
他们说,社会实践是扎根大地的“试金石”,能在田间巷陌间收获真实感悟;他们说,社会实习是迈向社会的“练兵台”,可在岗位历练中积累实战经验——携手同行,让青春在知行并进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