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建团103周年,激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4月29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团委成功举办了“青春挺膺立潮头,五四薪火践担当”的五四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生宣讲团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参与,兼职辅导员吴添豪、于阳出席本次活动,师生共同缅怀五四先驱,探讨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活动伊始,现场师生共同回顾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核。通过“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这一关键事件,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同时也认识到五四青年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的无畏勇气与爱国情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五四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青年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次活动以此为起点,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博古通今,在回顾“巴黎和会”外交历史后,习近平外交思想学生宣讲团成员以《同舟共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题,从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宣讲指出,从“弱国无外交”到“强国有担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加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中老铁路建设等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中国推动全球合作共赢的智慧与担当。同时,中国维和青年参与国际事务、中非青年论坛促进文明交流等事例,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宣讲强调,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以五四精神为指引,立足专业、放眼世界,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贡献青春智慧,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成员则以《哲心探法理,政意践法治》为题,生动分享了学院青年普法实践的丰硕成果。宣讲回顾了原创法治IP“灋灋”形象及其衍生的普法文创产品,介绍了社区“圆梦蒲公英志愿服务”、校园“法治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三年来,由8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灋小宣”普法志愿者团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700余小时,服务对象达到14000余人次,哲学与法治学院“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反诈宣传与“灋”同行知行合一走“新”更走“心”》成功选入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项目,同时获得“最受同学欢迎项目”称号等荣誉。通过法治宣传,青年志愿者们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五四精神中的责任与担当,将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实践分享感悟。2024级法学1班迪丽妃热讲述在奉贤区养老院普及反诈知识、帮助老人识别诈骗陷阱的经历,表示“青年的担当就是让法治温度浸润每个角落”;2024级社会工作1班方萤分享参与社区模拟法庭调解物业纠纷的体会,认为“从书本走向实践,才真正读懂法治为民的意义”。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关心国际交流合作、发出中国青年之声,还是投身基层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五四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子应具备国际视野与法治思维,以智慧和担当应对各类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活动最后,学院辅导员吴添豪老师发表寄语。他希望同学们立足时代前沿,胸怀世界,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四精神。吴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哲学思维明辨方向,以法治精神捍卫正义,以外交智慧连接世界,在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吴老师着重指出,五四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激励青年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学子应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法治中国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团日活动以“理论宣讲+实践分享”的形式,将习近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与五四精神紧密结合,为青年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通过历史回顾与现实展望,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未来,哲法青年将继续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以专业为基、以担当为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供稿:哲学与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