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团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保持和增强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提高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以“认识共青团,传承新力量”为主题,于4月16日至23日开展2025年春季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
开班动员
学院团委书记杨浩老师进行开班动员。她指出,同学们应当深刻领会党团先进思想的核心要义,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使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对党团组织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在学业发展上,同学们要树立追求卓越的学术理想,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杨老师着重强调,要培养“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献精神,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途径,切实履行共青团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使命。将共青团的光荣传统转化为成长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薪火传百载,青春启新程
刘奕彤同学深入回顾了共青团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青年责任的演变和力量的不断壮大。她围绕当代大学生应坚定理想信念,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责任,做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锤炼吃苦精神,做能吃苦的新时代青年;弘扬奋斗精神,做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开展团课。同时列举了侯德榜、陆婉珍等先辈的事迹,展现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展现青春力量的风采,激励同学们继承文化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温暖。
青春心向党,共筑中国梦
杨悦嘉同学深入解读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强调学习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意义。杨悦嘉同学围绕两会期间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热词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她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发展带来新契机。她鼓励同学们积极迎接时代挑战,为梦想拼搏,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杨悦嘉同学坚信,未来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青年一代也必将用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和历史发展交出精彩的答卷。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铸就科技辉煌新篇章
唐琪琳同学深入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她详细讲述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历程,回顾了邓稼先先生和钱学森先生等元勋为这项伟大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她呼吁同学们缅怀先辈,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张鑫同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张鑫同学讲述了“大山的女儿”黄文秀的故事,她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深入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第一线倾情投入,用自己的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她呼吁,红船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始终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航标,而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红船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井冈山精神”——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
余沁彦同学以三个故事:朱德的扁担、三湾改编和一根灯芯,共同诠释了在艰苦奋斗之下,先辈们铸就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于胜利、艰苦奋斗、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呼吁当代新青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从人民群众之中汲取智慧。最后,余沁彦同学强调了“井冈山精神是穿越历史时空的。如今,传承的使命交到我们手里,从我做起、赓续奋斗,才能继续书写红色历史的传承。”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乔奕悦同学以一段视频引入,讲述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作出的一系列伟大斗争,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伟大历史阶段。接着,她为我们阐述了斗争精神的内涵——面临挑战和困难时,不畏艰险、敢于碰硬、顽强拼搏、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同时呼吁我们在课业与生活之上,也应该贯彻落实斗争精神,保证自我的优良作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象征着青春活力的新青年们更应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此次培训班让同学们对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学习目标、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共青团的奋斗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未来入团的同学们将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积极践行共青团精神,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