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协创共学·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中荣获十余个市级奖项!

发布者:L Y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4月24日下午,由上海市教委、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全市16个区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共同参与的“协创共学·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总决赛正式收官。经创新训练营系统学习、课程孵化制作、社区授课实践、资深专家评审,我校3门课程获精品入围创课奖,11门课程获优秀创课奖。


精品入围创课

学院

课程名称

团队成员

教育学院

银龄学堂“隔代教育-科学育儿”社区教育课程

劳雨清、钱谨渲、汪瑞洁、沙莎晨雨

教育学院

剧说心语,乐绘亲情——家庭教育小课堂

胡思越、白奕楠、凌碧莲、王希蕾、尤嘉玲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遨游星河”天文小课堂

伍奕妮、潘秀晴、刘岩、杜珺涵、范欣星


教育学院

《银龄学堂“隔代教育-科学育儿”社区教育课程》

该课程聚焦隔代教育中的科学育儿实践,专为家中有3-6岁幼儿的祖辈家长设计,旨在提升其育儿能力并促进代际教育和谐。前期,团队通过纵向梳理精准定位祖辈家长的需求。中期,围绕科学育儿理念、儿童心理发展、数字资源应用及文化传承四大板块,建构理论、技巧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后期,通过社区试点授课,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致力于为幼儿健康成长与家庭和谐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持。


教育学院

《剧说心语,乐绘亲情——家庭教育小课堂》

该课程以“心语共鸣爱伴成长”为理念,面向有6-12周岁儿童的家庭开设。课程开发前期,团队深入调研制定课程方案。中期独创三阶育人课程体系横轴铸基,划分为“基础理论学习”、“心理情景剧演绎”、“家庭艺术疗愈”三大课程板块,实现三维跃迁纵轴焕新,通过故事、艺术、音乐等途径,达成亲密、有爱、活跃的家庭关系。后期,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教学包,在社区落地推广,广受居民好评。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遨游星河”天文小课堂》

该课程依托环境与地理学院地理学科特色,立足社区居民对天文知识的求知需求而开设。团队基于前期调研成果,构建“家园-宇宙-问天-征程”四大课程体系,结合传统文化与航天科技,开发64课时课件与教案,融入黏土制作、星际观测等实践模块。并在每次正式授课前,联合高校导师、社区教师进行至少两次磨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旨在通过趣味性课程设计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培养求真务实品格。


优秀创课奖

学院

课程名称

团队成员

人文学院

古蕴悠悠,簪花在侧——簪花爱心课程

蔡忻悦、张佳毅、倪浦凡、曹春艳

教育学院

传奉贤传统文化,承中华民族精神

史星语、魏瑞莹、乔子凌

教育学院

解锁老年分龄情绪密码

徐佳楠、冯兰竣、王伊睿、张艺潇、赵仲蓓

学前教育学院

青浦非遗——茭白叶编织

江晨雨、赵乐妍、池飘雪

外国语学院

智能手机武林秘籍——手机软件使用与防骗指南

陆一、陈阳、虞怡麟、徐茜、吴泽皓

外国语学院

非遗漫游,双语传悠

龚文丽、连绵、周欣仪、范周宇、徐沁怡

影视传媒学院

 “艺”养天年——养生艺术疗愈之旅

谢雨萌、姚珏、王子熠

体育学院

传统“活”新,太极“沁”心——八段锦的力量:现代生活中的古老智慧与心理健康

杨钰、陈立淇、刘丽瑗、王宇晴、徐焕烨

生命科学学院

旅游攻略新视角——信息素养祝您老年畅行

杨悦、唐广润、朱玉玉、唐果、梁希捷

生命科学学院

玩转植物的世界

王靖丹、张朱倩、盛周熠、徐思懿、王赟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咫尺青绿·生态文明小课堂

林晓曼、金逸晗、金心悦、李新颖、蒋贝怡

文化素养

人文学院

古蕴悠悠,簪花在侧——簪花爱心课程

教育学院

传奉贤传统文化,承中华民族精神

学前教育学院

青浦非遗——茭白叶编织

外国语学院

非遗漫游,双语传悠


健康素养

教育学院

《解锁老年分龄情绪密码》

影视传媒学院

《“艺”养天年——养生艺术疗愈之旅》

体育学院

《传统“活”新,太极“沁”心——八段锦的力量:现代生活中的古老智慧与心理健康》

生命科学学院

《玩转植物的世界》


信息素养

外国语学院

智能手机武林秘籍——手机软件使用与防骗指南

生命科学学院

旅游攻略新视角——信息素养祝您老年畅行


市民素养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咫尺青绿·生态文明小课堂


未来,校团委将持续深化“校地共育-校社互育-校校合育”的全链条实践育人生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鼓励更多师大青年孵化出一批批接地气、有创意、受欢迎的公益好课,切实回应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共同为助力社区治理、服务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