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乐动心声 劳动筑梦”主题教育手工乐器优秀作品展

发布者:江思颖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劳动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促进音乐与劳动文化的深度融合。我院举办了“乐动心声,劳动筑梦”主题系列活动——手工乐器制作。

本次活动提倡同学们自主观察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如废旧易拉罐、饮料瓶等,通过网络、书籍了解器乐结构特性,构思设计方案。 在活动过程中,这些由废旧物品华丽转身而来的乐器,即将奏响独一无二的乐章,诉说着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对音乐炽热的爱。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别具一格的作品展示,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

优秀作品展示

该作品的灵感源自设计者想要运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制作出便携的莱雅琴以此替代体积庞大、携带不便的竖琴。材料主要采用了废弃的木材形成月牙形琴身、钢丝弦作为琴弦以及水果花篮上的装饰彩带点缀以增添艺术气息。乐器上贴的漆印章,其制作过程采用了天然植物染料和环保印刷技术,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又彰显对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莱雅琴上,音符与梦想交织。它不仅传递出音乐与梦想的紧密联系,更展示了环保与创意的完美融合。  

 ——2022级音乐学(师范)2班 王奕卿

该作品以瓦楞纸板为原材料,经巧妙构思与精心制作而成。参照吉他的经典构造,从琴头到琴身线条流畅自然,琴头细节清晰,琴身音孔圆润规整,搭配琴弦,简约间尽显吉他的独特造型。手工打造的每一处细节,既体现了制作者对乐器形态的精准把握,又展现出环保与创意的融合,是一件兼具观赏性与艺术感的手工佳作。

   ——2024级音乐学(师范)4班 路欣翊

当指尖划过自制的琴弦,环保理念与艺术灵感在共鸣腔中交织,奏响新时代青年“用劳动谱写青春乐章”的动人旋律。该作品利用饮料瓶制作有趣的吉他,通过在饮料瓶上开孔加强声音的共鸣,并在瓶身上贴上丰富的装饰图案。

 ——2024级艺术学研究生 汤嘉铖

该作品以小提琴为灵感,以废旧报纸为原材料精心打造而成。通过巧妙的搓卷与粘贴工艺,赋予废旧报纸新的生命力。琴身线条流畅,琴弦细节逼真,琴头与琴身的比例协调,整体造型优雅而富有艺术感。作品不仅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为废旧物品的创意再利用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2级音乐学(师范)2班 袁吟轩

该作品制作灵感来源于随处可见的奶茶吸管,以纸管代替传统竹管,相比传统排箫相比竹管较少,构造比较简单,融入了现代的卡纸模仿竹管颜色,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融入自己的创意和色彩。

  ——2024级音乐学(师范)3班 徐弋朗

该作品的原材料由小区内废弃的竹子做成竹笛,手工制作笛子,需精心挑选质地坚韧的竹子,沿纹理截断,以保证音质纯净。通过打造让废弃竹子变废为宝,每一个孔洞的位置与大小,都影响着音色的独特性,这一过程尽显匠人匠心。

 ——2024级音乐学(师范)6班 黄嘉妍

该作品旨在用废弃纸板重塑乐器的灵魂,通过裁剪、折叠与拼贴,将平凡材料转化为可弹奏的艺术品。琴身用单层瓦楞纸板切割为对称葫芦形,内部用十字纸板骨架加固。窄长纸板条层压粘合成琴颈,最后使用不同粗细的皮筋实现琴弦不同的音高。快递纸板、废旧元件等材料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各处堆砌的生活废料或许可以再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承载美好回忆。  

 ——2024级舞蹈学(师范)1班 张梦洁

这是一个mini古筝,灵感来源于自己的主项乐器,该作品秉持着环保与可持续性、功能与结构、创意与艺术性、教育与启发性的理念完成了这个小作品。 在材料上选择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纸壳、橡皮筋和雪糕棍,这些材料均为可回收或废弃物品。共鸣箱设计用废纸壳被裁剪并组合成一个盒状结构,作为古筝的共鸣箱,其内部空间可以增强橡皮筋振动产生的声音,使音色更加清晰。橡皮筋作为琴弦,通过调整其松紧程度和长度,可以改变音高。雪糕棍用于支撑和固定橡皮筋,确保琴弦的稳定性和正确的间距,同时也可以在纸壳上搭建出类似传统古筝的琴头和琴尾结构。

  ——2023级音乐学(师范)1班 吕陈艾

该作品以打击乐中爵士鼓为原型,利用易拉罐罐底作为镲,用完的调味酱玻璃瓶瓶盖为鼓面,瓦楞纸板为鼓身,以一次性筷子为鼓棒,和用完的笔芯为支撑,组合制作而成的手工爵士鼓。参考了爵士鼓中各种鼓的摆放位置和高低,并使用手帐胶和彩纸为装饰,增添了一丝艺术品的美观和童趣,也以这种小巧的方式让更多人对此感兴趣。

   ——2024级音乐学(师范)1班  朱依晨

该作品以沙锤为原型,以日常废弃的养乐多瓶为载体,结合藜麦颗粒的天然声响特质,打造一款兼具环保理念与音乐趣味的迷你打击乐器。设计灵感来自南美传统沙锤与儿童玩具的结合,既保留原始乐器的节奏感,又融入轻巧便携的现代生活美学。核心特点包含自然音色的变化,例如:藜麦颗粒与塑料瓶壁碰撞产生类似雨声的细腻沙响,摇晃力度不同可呈现从细雨到急雨的层次变化。希望用废弃的瓶罐装载大地馈赠的谷物,让每一次摇晃都成为自然与人类的合奏。  

 ——2024级音乐学(师范)6班 王馨茹

该作品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为原型,精心制作而成。主体采用硬纸板材料,琴头为马头形状,栩栩如生,彰显蒙古族文化特色。琴身绘以传统图案,色彩鲜明,兼具美观与艺术感,搭配琴弓上点缀的两朵小兰花。整体还原了马头琴的经典外观,传递出浓郁的草原音乐风情。  

 ——2024级舞蹈学(师范)1班 陈安琪

本次“乐动心声,劳动筑梦”手工制作大赛以废弃物再生设计为切口,通过创造性转化实践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参赛者突破材料的限制,生动诠释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逻辑。该活动既实现了音乐创意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和,更在物尽其用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劳动教育场景,开发兼具专业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实践项目,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