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心”护航向阳行,筑牢抗疫“心防线” ——教育学院顺利开展“铿锵三人行”系列线上心理讲座

发布者:李 悦发布时间:2022-04-02浏览次数:172

为缓解学生因疫情防控产生的焦虑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和心理复原力,同时帮助同学们静心、安心、全心地投入到线上学习中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协会、心理系党支部和院团委联合推出“铿锵三人行”系列线上心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同学们云端相遇,为同学们保驾护航,筑起疫情防控的心理堤坝,吸引了全校近千名师生参加。

2022315日晚,“疫情下的心理调适与积极情绪”讲座以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蔡丹教授、心理系张和云副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童薇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三位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居家、住校期间的隔离经历情绪体会。蔡丹教授指出,隔离及闭环管理期间产生应激情绪或感到焦虑是心理情感的正常反应,同学们要学会接纳和调整情绪,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才能从失控的生活中找回控制感,积极的心理情绪便会如期而至。童薇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寻找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倾诉,寻求外界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双向的情绪互动学会调节管理自身情绪。张和云副教授则科学分析了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建议同学们通过“五个一”自我调节方法,即制定一个计划、钻研一件事情、找到一种支持、进行一项锻炼和思考一些体验,主动发掘身边有趣美好的事物,以缓解疫情隔离带来的焦虑和不适。

2022317日晚,“锵锵三人行”第二期——疫情之下如何安排学习主题讲座如约而至。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贺雯教授、崔丽莹副教授和丁雪辰副教授担任主讲。

三位老师从提前收集好的学生问题入手,为同学们解疑答惑。针对目前同学们可能经历的“病态”情绪与行为,贺雯教授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心理噪音”的具体内涵、生理来源和解决办法,建议同学们运用“从无序到有序——沉浸式学习”的方法实现高效学习,通过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节奏,制定合理且能达成的目标,匹配难度得当的学习任务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让自己保持完全专注和自律。针对线上学习效率低下这一问题,崔丽莹副教授指出平和的心理状态是学习的基础,建议同学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屏蔽讽刺挖苦等负面信息,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疫情之下同学们开启的“独处”学习生活模式,丁雪辰副教授指出,独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整合自我,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创造力,激发特别的灵感。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独处”生活,感受独处对个人成长的助力。

齐心协力同抗疫,专业支招共勉行。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教育学院心理学老师从专业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焦虑情绪,指导大家运用科学方法消除负面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有效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控。这次讲座可谓是“及时雨”,给同学们吃下了“定心丸”,让大家感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关怀和温暖,坚定信心、聚力同行、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