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动员数理学子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今年寒假,我院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时代主题,在数学、物理等不同科系16名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依托院青蜂志愿服务总队及数理青年理论宣讲团,共开办爱心学校10所,累计服务时长3600余小时;结合数理学科特色,完成课程研发8例;前往江苏、福建、重庆等8个省市,开展返母校升学宣讲20次,累计覆盖1800余人;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增进民生福祉等重要主题积极行动,共开展调研项目20项,累计参与人数达70余人。
2025年,“警医卫”爱心学校正式迈入了成立的第五年头。这个由数理学院团委与上海市静安团区委协同共建的特色公益项目,通过“云”陪伴形式,为困境青少年群体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春节假期期间,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而在“警医卫”爱心学校的“云”课堂上,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在屏幕前,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送去一份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化案例解析数学定理,借助趣味实验阐释物理原理,运用情景模拟演绎英语语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效降低了学习门槛,帮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学习瓶颈。课程结束时,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上了新年祝福,孩子们也纷纷在屏幕上打出“谢谢老师,新年快乐!”的字样。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项目结束时,我们收到了许多家长的感谢,也有一些家长的反馈建议,我们将持续改进。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与学员之间的连结跨越了距离,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特别。”
(“警医卫”爱心学校志愿者正在为结对学生授课)
3月4日当天,“警医卫”爱心学校有幸作为志愿者代表参与静安区学雷锋主题活动,并获赠纪念册。未来,志愿者们也将继续携手,用爱和奉献在“云”端汇聚温暖。
(“警医卫”爱心学校参与静安区学雷锋活动)
(“警医卫”爱心学校获赠志愿纪念册)
为深入践行师范教育使命,数理学子充分利用寒假社会实践契机,依托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课程研发工作。“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密码学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联吗?”走进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梅清苑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吴同学正在为孩子们开展国防安全教育课程。“我们项目团队对‘微团课’进行变革与适龄化设计,依托南京特色红色资源和历史背景,将‘课本外的数学’与国防安全融入有趣的课堂游戏,研发本次《雏鹰溯史立远志:“我”见国安》课程,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快乐顺利地参与其中。作为志愿者教员,最打动我们的是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互动的身影,他们稚嫩兴奋的笑脸驱散了冬日里的寒冷,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氛围。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课程能让孩子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在心中种下为国家繁荣昌盛不懈奋斗的种子。”
(《雏鹰溯史立远志:“我”见国安》课程开展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厚植热爱祖国、报效社会的深厚情怀,《“追风赶月莫停留”——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探索教育强国之路》项目成员来到了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团队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调研参观,我们对我国的教育革新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教学充满期待。基地的农业劳动课程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们在农田里亲手种植农作物,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这种实践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亲近自然,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意识到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要多带学生走进实践场景,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同时,基地的太空实验室等数字化教学平台也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将现代技术融入教学生活,可以让学习更加高效和有趣。”
(《“追风赶月莫停留”——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探索教育强国之路》团队)
这个冬天,数理青年怀揣赤子之心,以实践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广袤山河间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行动,都是他们对时代使命的坚定回应。未来,数理青年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学院实践育人体系中不断成长,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的故事,将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前行的道路,也照亮这个时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