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落下帷幕。受疫情影响,此次大赛通过线上的方式在南京举行,我校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邵琳老师、房学宁老师精心指导学生备赛参赛,环地学院2018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张琪、汪雯菁、陈莎莉、龚古铮、盛佳洁同学所组成的本科生参赛队伍荣获二等奖。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组委会批准,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江苏省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协办的大型赛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国家政策新路径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环地学院代表队选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化村——莲湖村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对生态文明背景下莲湖村绿色低碳产业进行调研。来探讨乡村在生态优势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产业问题,以期为该区域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本次大赛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主题,旨在提升大学生对资源国情的科学认知,鼓励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大学生参与自然资源科技事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资源相关专业大学生对资源问题的分析与实践能力,促进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方向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助力资源科技人才培养。
感想
张琪:
作为本科期间的参赛小白,这个比赛是对于我而言是最有深度的学习,从七月份的莲湖村专业实习,莲湖的一砖一瓦已经印在我心里,到十二月成果检验,我们真正做到把调研论文写在了莲湖村。我们学习了比赛组内每一个优秀的学校的汇报,他们以全国、以区块、以各省为研究区,用各类分析模型探索着各类资源与生态的问题。非常感谢学院老师们在决赛之前模拟答辩交流学习,为我们提出可以改进的方案,之后的决赛中,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和教科书里的大佬,成升魁老师对话和交流学习。
汪雯菁:
这次大赛是暑期专业实习的一项成果转化,从十天的实地调研到近一个月的大赛筹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也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生态公园旅游+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不过没能去南京属实有点遗憾,等春暖花开和组员再约一波南京游!
陈莎莉:
我很荣幸也很激动能参与此次大赛。在今年的暑期专业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见识了很多,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将实习成果进行转换并取得名次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在参赛的同时也见识到了全国各高校优秀学子们的优秀作品这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两位指导老师细心的指导,同时也想和队员们说一句大家幸苦啦,我们都很棒!
龚古铮:
在本次比赛中,我收获颇丰。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更好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大家一起努力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同时,除了跟同学们的协作,也十分感谢两位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了解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盛佳洁:
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辛苦指导。也感谢大家的积极配合和互相鼓励。让我在本次比赛中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观赛过程中也看到了别的学校的优秀作品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本次比赛让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