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诈骗分子手段也愈发高明,而大学生涉事未深,心思单纯,是诈骗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大学生诈骗案例仍层出不穷,为宣传反诈知识,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2024年12月11日13:0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宣讲,特邀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高效派出所一级警长王淑敏警官,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化材学院2024级全体学生参与讲座。
王警官以大学校园中常见诈骗案件引入,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详细介绍各类网络诈骗的作案形式,如盗取QQ号冒充熟人诈骗,以生病为由,骗取好友或家人转账,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诈骗方式。接着,王警官讲述自身经历,他在QQ平台上与骗子进行了“亲密接触”,对方要求他在淘宝上代付,王警官以敏锐的反应力,多次盘问对方信息,再三确认真伪,使对方哑口无言。他强调,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必须再三确认信息,确实是好友本人,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王警官通过一系列真实的典型案例,揭示诈骗分子如何利用学生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不足以及法律知识的相对薄弱,编织骗局,诱使受害者步步陷入陷阱,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此外,“刷单返利诈骗”更是现在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骗子通过各个渠道大肆宣传,“一单一结足不出户”,强调高薪低投入,轻松赚大钱,吸引举报人关注,而近日某高校学生在小红书App看到招聘广告的笔记,共计被骗33400元。王警官警示道,兼职刷单就是诈骗,“刷单”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一定不能参与网络刷单。
现代网络购物虽然灵活方便,但有不少骗子交易时绕开平台,发送陌生链接,以交保证金为说辞骗取钱财。因此,王警官提示,网购以及二手平台交易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要通过平台提供的交流软件进行沟通交流,正规平台不会收取保证金,同学们在日常购物中更需注意,要保持警惕,识破骗子的套路。
王警官以大学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和办案经历,深入浅出地揭秘骗局背后的奥秘,并通过播放案例视频着重讲解现下常见的诈骗手段与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反诈知识宣讲,扩大防范宣传受众面,提高反诈宣传工作质效。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具有非接触化、智能化、职业化等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时刻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共筑安全校园,警惕电信诈骗,守护青春财富,“不要因为贪恋坠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