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加强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全面领导的认识,2024年11月26日上午10点半,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在徐汇校区环地学院楼305开展以“深耕科研,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为主题的人生导师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博导彭建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徐丰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红,教师代表胡熠娜,辅导员李嫄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在活动的开始,彭建老师首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并强调了在当前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到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相关思政课程,以此鼓励同学们深入科研,结合自己的学科专长,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接着,彭建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科研经历,表达科研是一件长期且辛苦的事情,并为同学们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在科研道路上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切勿过于着急。
第二,学习期间要明确自己不喜欢干什么、不能做什么,找寻自己的人生方向,探索未来职业道路,针对性地培养相关能力。
第三,克服“拖延症”,培养自己做事又快又好的能力,高效率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更好立足。
第四,引用“科研中的多巴胺”,强调具备科研激情的重要性,要找到自己科研过程中的快乐。
第五,勇于尝试,多动手、多动脑、勤动嘴,善于表达与倾听,多与他人交流得到反馈,促进思考。
第六,具备科研热情与对自己学科有深入见解,是学校招生当中的要点。
在活动的尾声,同学们积极向彭建老师进行请教,比如:大学学习期间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如何通过阅读论文来深入理解一个研究领域?对此,彭建老师围绕“专业技能培养”“论文阅读与领域探索”等关键点详细作了解答。
这次活动不仅搭建了一个让同学们与知名学者直接对话的平台,而且有效地扩展了我们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论课程的教学视野。同时,沙龙还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导和启示。
青年说
在这次人生沙龙活动中,彭建教授的分享和指导不仅精炼有力,而且全面周到,完美契合了我们在当前学业规划和发展阶段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学习积累期。在这宝贵的学习时光中,明确自己的目标至关重要。目标的确立可以基于我们的热衷追求的——“想要做什么”,也可以基于此避免的——“不愿意做什么”。这一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我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彭教授还通过分享一些学生的案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我们提出了许多细致且贴切的建议,这些建议同样值得我们接受和实践。这次沙龙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根据彭教授的宝贵指导,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
——2023级资源与环境 薛飞
彭老师的指导对于生态学和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首先,他强调了效率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工作、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其次,他提倡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认为高等教育阶段是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期,我们应通过实践来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并明确目标,专注于特定的研究方向。此外,彭老师还提到了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的重要性,鼓励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从而可以更清晰地规划职业道路。最后,他强调了独立性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在环境保护的大框架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做出贡献。这些指导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也为我们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2024级资源与环境 吴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