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影视传媒学院顾绣学塾获评上海高校标杆活力社团!
上海师范大学顾绣学塾成立于2020年12月,是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领导的文化体育类社团,旨在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主体优势,探索非遗的师范传承和学校美育的路径及模式。
“顾绣学塾”学生社团由350名成员组成。社团立足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打造“师承顾绣”品牌,在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引领下,以顾绣历史文化研习为基础,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探索非遗美育活动与研究的互动与关联,通过非遗美育活动激发非遗美育研究的广泛兴趣,以非遗美育研究提升非遗美育活动的教育深度。
上海师范大学顾绣学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树立守正创新理念,紧跟崭新时代步伐,以顾绣历史文化研习为基础,开展各类顾绣艺术实践活动,收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硕果,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师大力量。
社团的日常活动是顾绣学塾开展特色活动的主要形式。社团以每周一次的频率组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从了解顾绣的前世今生,再到和传承人老师学习基本的顾绣针法,每次社团活动成员们都收获颇丰。
顾绣学塾因其卓越的表现连续三年获评校五星级社团称号。该社团积极组织策划上海师大博物馆日沉浸式体验活动、上海师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润心嘉年华”活动、“师承顾绣·共享非遗”知识竞赛等10余场大型校内活动,组织社团成员参观“第十五届东方女儿节之顾绣非遗传承展”,将顾绣经验分享给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美育教学与实践指导委员会,覆盖超2万人次,有效强化了社团成员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引导社员们做顾绣及非遗的积极传播者、坚定践行者和前沿开拓者。
同时,顾绣学塾通过建立临时团支部扎实落实思想教育,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树立文化自信的理想信念。社团临时团支部曾入选“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专项工作团支部通报表扬名单。支部团员曾获上海高校团干部示范典型、上海学校共青团专题微团课交流展示三等奖、校三八红旗手称号等30余项荣誉。
顾绣学塾利用师范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爱心公益。在大学校园通过社团活动传承顾绣,走进师大附属学校传播顾绣,与共建高中团委合作传扬顾绣,实现了非遗传承与学校美育的协同发展,开创师承顾绣的文化传播品牌,覆盖超1万人次,荣获全市共六项的“魅力活动”,被上观新闻、劳动观察、第一教育等国内11家媒体报道。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顾绣学塾目前已辐射奉贤区七棵树生活驿站、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10余个社区,已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实验小学与康健外国语附属小学2所小学开设顾绣艺术教育特色课程,进入董恒甫高级中学、民办西南高级中学宣讲。《顾绣制作》课程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最美艺课”公共艺术课程(提名奖)。小小顾绣传习人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顾绣的热爱和体认,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大中小一体化贯通的顾绣师范传承体系。
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的指导下,顾绣学塾参与到了由SUMG·新华文创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共同推出的“非遗传承实践课堂”公益合作项目与“上海师大+公园”主题功能拓展项目当中,累计开设20余次爱心学校、5次非遗研学体验活动,覆盖市民550余人,先后被学习强国、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入选2023“时尚100+”名单,聚焦产教融合,将顾绣技艺的展示和传习落地到企业、文化展馆等场景,引领广大市民在感悟中华美育精神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
同时,顾绣学塾策划了由市教委指导的上海市“青春正当时--学生草地音乐节”和少年日报的现场顾绣文化展示、知识讲解以及相关体验活动,让“顾绣的声音”有形的传播,真正地走“到群众中去”,让更多地市民知道顾绣、熟悉顾绣、体验顾绣。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顾绣学塾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的指导下,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参与到了“习顾绣 品江南”——国家级非遗“顾绣”与“江南丝竹”赏析与研习的活动当中,带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行政官员与欧美同学会的学长们体验顾绣技艺中的劈线绝技和顾绣制作的过程,该活动荣获2023SORSA民间外交优秀项目奖。
此外,顾绣学塾积极参与到了学院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影视学院联合举办的2024中英国际纪录片工作坊当中,以中英多元文化视角精心拍摄了关于顾绣的纪录片,身体力行地向世界积极传递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贡献青年力量。
社团成员采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三方联动模式,制作了儿童创意AR绘本《顾绣团团的故事》、顾绣数字化教材《顾绣寻踪》,探索数字技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所申报的相关课题获得了国家级、市级大创立项。同时,团队成员参与了非遗国潮国际学术研讨会、参演《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顾绣学塾将具有无限魅力的顾绣制作成我们身边的产品,做成了文件夹、雨伞、笔记本、帆布袋等,使传统非遗焕发了时代光彩,开辟了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顾绣学塾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教师教育特色,对接大中小学美育需求,不断丰富顾绣的传承机制,打造新时代美育教育的重镇,努力打造成为具有上海师范大学特色的学生社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