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创办30周年。本次暑假爱心学校类项目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开设线上线下共计9所爱心学校以及2所暑托班;同时,爱心学校、暑托班课程研发共有4个项目开展。百余名人文学子发挥师范特长,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投身各项爱心学校类项目中。
爱心学校篇
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文学子组织开展了9所爱心学校和2所爱心暑托班,各爱心学校及暑托班总计参与教员二百余人,服务学生人数近400人。人文志愿者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各地的小朋友们带去精心准备的课程,各爱心学校负责人积极与有关团委、社区居委会或中小学合作,招募联系学员并进行授课。
“乐与童行”爱心学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崇明区委员会合作,实现全区暑托班班点全覆盖,服务对象超千余人。100余位线上教员开发的“花鼓喧阗韵,沪皖盈乐情——濒临失传剧种卫调花鼓戏的非遗传承之路”系列微课也走进崇明区爱心暑托班、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民族学校,着力打造“创新-转化-躬行”全链条文化公益综合体。希望爱心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漕河泾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开班时间为期六周,共有44名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为近150个学生家庭提供托管服务。除市、区配送课程外,还开设了历史名人故事、古诗词鉴赏、神奇的数学、女书手工等趣味课程。
爱心学校课程研发篇
“花鼓喧阗韵,沪皖盈乐情——卫调花鼓戏的非遗传承之路”系列微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前期社会调研成果,围绕濒临失传剧种安徽凤阳卫调花鼓戏,对卫调花鼓戏的历史、唱腔、服饰等进行全方位探究、溯源。“古韵悠悠,簪花在侧——簪花爱心课程”设计簪花系列课程详细介绍簪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教授各种簪花制作技巧,助力美育与文化教育。
人文学院将会继续办好社会实践,让人文学子有更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的机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