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在学校规划、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缜密筹备下,我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社会调研项目有28项,囊括了“知行•新征程”、“知行•科技创新”、“知行•乡村振兴”、“知行•新业态新就业”、“知行•一江一河”等多个主题,覆盖了上海、湖北、深圳、山西、江西等多个省市,调研团队成员共计165人。在实践过程中,各项目团队成员热情高涨,积极应对困难,充分发挥影传学子的追梦精神,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项目1】数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时代号召。红薪文化团队以弘扬和传播主旋律文化为己任,发挥团队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数字媒体手段的多元应用,以期发挥数字文创产品传播红色文化的媒介优势,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为探索数字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红薪文化团队与崇明中学对接,开展《数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的课题调研,分队调研崇明特色资源与传统文化、现有文创产业的由来及发展、社区街道举办的文创活动及居民参与度,以期通过数字文创的方式呈现和传播崇明乡村的传统文化,利用数字技术帮助乡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红薪文化团队深入威海市文登区大水伯镇漫画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这个村庄的文化和人文历史,传递乡村的历史与文化,用艺术传递对乡村美好明天的期许,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激活乡村经济,吸引更多人感受乡村独特的魅力。
乡村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借助数字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本次暑期实践中,红薪文化团队以“文化艺术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数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团队成员们亦在奉献中进一步坚定了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与决心。青春正当时,红薪文化社将不断实践奋进,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用爱心点亮文化传承!
【项目2】新新媒介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
媒介是儿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健康地参与媒介活动,有效地使用媒介工具,才能更好地利用媒介进行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其现状特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该课题组来到了湖北省某农村地区,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了系列调研与支教活动。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一套符合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需求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案,以丰富媒介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引导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方面,团队做足调研,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群体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媒介接触与媒介教育情况等多个方面收集了细致翔实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团队开展实践,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入手,在群力村便民服务中心的课堂上讲授了5节媒介素养专题公开课,从媒介信息获取、网络沉迷及管控、网络谣言及辨析、媒介参与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累计服务留守儿童超过100人次。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该课题组立足新时代,扎根新农村,以新新媒介环境的视角创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留下师大传媒学子的深深足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青春活力。
【项目3】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现状及学生认知社会调研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去雇主化、平台化的新就业形态逐步显现。为更好了解新业态下社会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本项目围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行业发展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调查。
2023年7月,经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与深圳市福田区发放网络问卷,并结合线下实地采访的形式,了解平台经济当前的社会现状,对社会的收入分配、就业情况等做出初步分析。
同时,调研也将有助于把握平台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新兴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可行建议。在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本项目组凭借科学合理的社会调研以期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接力奋进,砥砺前行。影传学子在实践中行远路,致真知,展现青春灼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