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师生友情“人生导师系列沙龙”持续开展,老师和学生相约直播间——共求索,同进步。5月26日18:30,本学期五月“人生导师”专题沙龙围绕劳动教育展开。
本次讲座将劳动教育的主题融入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结合文科生的专业特点展开。特邀我院社会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人类学博士邢海燕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以《田野之间,学问存焉》为主题与学子代表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老师的话语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影响:
1.“正是通过研究的过程,科学知识被创造、检验和不断完善,从而成为人们最信赖的知识的来源。”
2.“可以把社会研究当作一张全息照片,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个自己建立起学科的系统性的概念,并掌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有组织的记忆。”
3.“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同学们也感触颇深:
今天很荣幸能聆听邢海燕老师的讲座,同时收获颇丰。在大学期间,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培养自己社会学的想象力,学会活用生活经验,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共情”,建立自己比较系统的学术库,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大创、挑战杯等项目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邢老师以田野调查的角度,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大化小,指导我们具体调研时需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大家感悟颇深。
——哲学与法政学院 张兴源
通过邢老师轻松活泼、图文并茂的讲解,我拓展了社会学方面的知识。邢老师开场从泰坦尼克号幸存者的案例引入,使我深入了解了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且学会了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其中对我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要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将平时学到的知识及时记录总结。我们在寻求社会结构时,要对问题进行层层追问,探索出最深入的本质。听完讲座后认识到社会学是一门深入田野,又非常有趣的学科,希望自己将来能在社会学领域中有更多的探索!
——哲学与法政学院 乔惠丽
今天邢海燕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于社会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老师先介绍了社会研究的概念及意义,然后从我们熟悉的事件引入了何为社会学想象力以及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邢老师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做的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关注现实社会,知行合一。老师用自身丰富的田野经历讲解了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其中很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和笔记。在收集田野资料时,进行预调查和掌握访谈技巧也非常重要。
——哲学与法政学院 王霞
本次讲座告诉同学们学无止境,而青年必当知行合一,关注现实社会,走进自己的一方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