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地学子们秉承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院训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对接时代要求与人民需要。
我院本年度共立项27个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10个爱心学校项目,3个场馆志愿活动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其中的优秀项目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社会调研篇
名称:基于PPGIS的上海市苏州河普陀-长宁段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现状调研和布局优化
项目成员:洪一婧 张嘉颖 杨芸锐 高明萱 宋子怡 汪静 汪永康
指导老师:叶程程 胡熠娜
项目简介: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规划的主体。苏州河两侧大部分为居住区(如普陀-长宁段),但目前苏州河步道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居民需求的匹配度存在问题。因此,本项目聚焦普陀-长宁段中古北路桥至曹杨路桥部分,制作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图,并基于PPGIS让居民参与到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工作中,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建议及布局优化图,为苏州河整体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提供新的着眼点。
阶段性成果:全组成员步行获取苏州河步道普陀-长宁段沿岸的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并以苏州河华政段作为试点制作公共服务设施图。
部分POI数据
社会实践照片(拍摄这张照片的也是其中的成员)
全家福
苏州河华政段公共服务设施地图
爱心学校篇
名称:逐梦云滇支教爱心学校
项目成员:薛琦、唐微媛、范会艺、范欣星、杜珺涵、刘素君、张锦瑞、李珂、丁璇、彭雨、金怡珊、陈晗菲
指导老师:涌旭华
项目简介:“逐梦云滇”支教团队走进了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孟弄乡,在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开展为期15天的公益支教活动,给全乡30名准初三学生开设语文、物理、历史、音乐、绘画、心理、普法、“遨游星河”小课堂等多门课程。
在爱心学校的开办时光中,支教队的队员们与学生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曲精彩纷呈的乐章:遨游星河小课堂,如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防灾减灾课程,则像一盏明灯,引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禅绕画课程打开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艺术宫殿;而模拟法庭课程,则开启了一扇通往公正与法治世界的大门……课余,队员们还开展了家访活动,他们走进了学生家中,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场馆篇
名称: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志愿内容:今年,上海市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与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首次达成合作。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开阔孩子们的视野,环地志愿者们带来由环地学院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遨游星河”天文小课堂之家园篇,旨在增进学生的课外天文、航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天文、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品格。
志愿者们运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寓教于乐,充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课程内容也收获了图书馆老师和学生们不错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