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在语言交锋中打磨精准表达技巧,在团队协作与思维碰撞中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运用的突破,教育学院以“以辩促学,以思明志”为核心理念,举办了“思光辩影”杯辩论赛,将理性探索的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帮助同学们在观点交流中深化认知、在逻辑博弈中锤炼品格。

初赛第一轮的两场交锋,均聚焦“爱与恨哪种更刻骨铭心”的辩题,于10月15日下午分别在第四教学楼A座103和221教室展开。比赛中,正反双方分别从科学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等角度立论、交锋,围绕爱与恨的“持久性”“贯穿性”“深刻性”“塑造性”特点及情感定义等展开激烈辩论。

首场赛事的热烈余温尚未褪去,第二场的两轮比拼已紧接着拉开帷幕。10月22日下午,第三教学楼412教室中,正反双方以“以暴制暴是不是正义”为辩题展开辩论。正方率先阐述观点,认为以暴制暴是弱者的及时自保,并以正当防卫论证,提出以暴制暴其实是对惩恶扬善的直接践行。反方则立足暴力评判的难以确定特性提出质疑与反驳,条理清晰。后续双方围绕暴力的主观性判定和难以约束特点进行深入探讨,自由辩论环节攻防转换迅速,针对对方论述漏洞展开反击,展现出教院学子对复杂议题的独到见解与精准阐释的能力。

初赛晋级的两支队伍于10月29日在第五教学楼A座114教室进行了“思光辩影”杯辩论赛的收官之战。辩题关注“拥抱玄学是或不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解脱之道”。正反双方在赛前充分打磨了论点,立论环节逻辑严密、论据扎实,正方认为玄学是当代年轻人低成本的自我宽慰方式,能够帮助当代年轻人找回心灵的秩序,但反方却点出玄学易导向精神逃避,并非真正解脱。自由辩论环节时,比赛队员妙语连珠,赛场思维碰撞更显激烈。

经过评委团对各场比赛客观细致的评议,初赛第一轮中,正方队伍凭借更扎实的论证和更具说服力的反驳,分别取得当场比赛的胜利。2025级小学教育2班赖雨晴和2025级小学教育6班许凯欣同学分获两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在初赛第二轮中,正方队伍以更理性的论证和更有力的论据赢得了胜利。而在收官之战里,反方队伍以其更全面的论证体系与更灵活的辩论策略脱颖而出,夺得本次“思光辩影”杯辩论赛的冠军,2025级小学教育4班俞蔚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赛事终有尽,思辨意无穷。在此次“思光辩影”杯辩论赛的五轮赛事里,教院学子们以理性思维探讨社会正义、用辩证眼光审视青年的精神困境,展现出了对多元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度思考。而这份探索真理的热情也将持续激励更多学子在学习与生活中主动思辨、积极发声,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严谨的逻辑面对各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