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空间诗学三个维度 ——陈庆勋教授学术专题讲座

发布者:郝思嘉发布时间:2022-05-15浏览次数:12

2022510日下午,学院陈庆勋教授为全体研究生带来题为“空间诗学三个维度”的线上讲座。

陈庆勋老师首先介绍了空间理念的变迁、空间与诗的关系。空间研究是当代西方学界的前沿学术领域。空间不仅是惯性思维理解的物理场所,还是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其中,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标志着空间转向的形成。空间学先由政治学的理论扩散,随后在社会学、政治学、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广泛利用。空间和身体有直接关联,其以身体为出发点,构建社会。而诗由身体出发,构建与周围的关系。随着时间发展,文学绘画的关注点逐渐从乡村转向城市。城市的现代化与诗歌现代性发展是同步的,诗歌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内容也随着空间的发展相应发生改变。随后,陈老师梳理了空间诗学的三个维度。其一是地理维度,是空间诗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空间是首先是诗歌发生的场域,空间的转换是人际关系或伦理关系的表征。随着社会发展,空间重叠,时间淡化,诗的空间不断颠覆诗的时间。其二是文本空间。 文学文本的叙述空间由线性逐步过渡到多重叙述,再到现代错综复杂的网状叙述。其三是想象空间,想象空间也是回忆和想象的表征,作者将回忆与想象映射到具体的物象之上,使抽象的想象具体化。图像记忆与想象空间通过视觉联想把记忆内容和难忘的图像进行编码,置入一个结构化的空间中的特定地点,并结合想象对这些图像进行重构并赋予其意义,使这些图像记忆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生产出回忆与想象空间。最后陈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些关于空间的书籍,以供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入研究,分别是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y Henri Lefebvre、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谢纳著《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加斯东·巴什拉著《空间诗学》和大卫·哈维著《希望的空间》。

讲座中陈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空间诗学的三个角度,刷新了同学们对空间的认识。从空间的角度为立足点,不仅是审视世界的新眼光,也为学术研究与文学文本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阐释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