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头条:爱心学校破解暑托班难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8-19浏览次数:672


来源:文汇报 2013年8月11日 要闻 头版头条
标题:大学生志愿者自发组成,20年来逐渐成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爱心学校破解暑托班难题
记者: 张鹏

  在大多数双职工家庭为孩子暑托犯难时,华阳社区却有另一番风景。

  华阳社区青年中心里有一所爱心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招收了60名学生,每个孩子每月收费1100元,包含午饭和下午餐点。除了价格公益,这所学校里没有乏味功利的应试课程,没有打发时间的电视屏幕,有的都是充满趣味的课程:木偶剧表演、趣味英语、自然界的奥秘、手工折纸……孩子们的笑声一直延续到下午放学回家。

  这所爱心学校的校长叫汤晨,还是个上海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她和其他34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华阳街道合作,共同托起了社区孩子的暑期。类似的爱心学校,并非唯一,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今夏共组建了150多所爱心学校,大多分布在上海的社区,成为了破解“暑托难”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今年是上师大“爱心学校”创办20周年,从最初的一所到如今的150余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为破解社会难题贡献了一份智慧。团市委书记夏科家说:“发挥团组织的枢纽型作用,让大学生服务社会发展,这个‘爱心学校’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身。”
  
暑托班升级爱心学校

  华阳爱心学校创办13年。在爱心学校之前,华阳社区也办过暑托班,却面临资金紧张、师资和管理人员短缺等问题,暑托班差点关门。直到2000年,在团组织的支持下,上师大大学生志愿者与华阳社区签订合作协议,社区暑托班的难题才迎刃而解。华阳社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钰琪说:“有了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才可以‘打开门来招收生源’,给社区家长解燃眉之急。”

  现在,经过多年的探索,“爱心学校”的运作模式逐步完善,已经在全市层面形成了区县团组织联系街道、社区提供“教室”,高校团组织吸引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师资”,少先队组织和社区干部寻找“生源”,把暑托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孩子和家庭里去的新模式。

  今年华阳爱心学校的60个孩子按年龄分为4个班级,由35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校长和教员,社区工作人员仅两人。张钰琪说,“以前人手不够,只能外包给社会团体,价格很高,社区根本负担不起。如今,社区只需要提供场地、负责孩子的午饭和下午餐点。”

  在华阳爱心学校教室的陈列柜里,存着一幅幅用树叶、各色豆类粘贴而成的画作。校长汤晨说:“这都是爱心学校2013年学员们的作品。”今年,学校设定了“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的主题,汤晨和教员们设计了很多与环保理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用树叶和豆子贴画,成为了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大学生志愿者到来之前,华阳社区的暑托班“很单调”:顶多给孩子看看电视,或者让他们自己做游戏。社区工作人员最重要的任务是:守住安全不受伤这条底线!上师大大学生来了,他们凭借专业特长将暑托班的课表丰富了起来。

  来自玉屏南路小学一年级的茆鹏博是老师们公认的“小诸葛”,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抢坐第一排。“这样可以听得更清楚。”茆鹏博说,暑假里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每天在爱心学校跟小朋友一起折纸、绘画,非常开心。
  
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爱心学校”的发展史,并不为过。
  1994年,14名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调研后发现,一些劳动模范因忙于工作无暇辅导子女学业,为此,大学生们自发组织了劳模子女夏令营活动。出乎大学生们预料的是,夏令营反响热烈。为什么不多开设一些这样的课堂,让更多的家庭得到帮助呢?次年,10所学校免费向社区中小学生开放,并命名为“爱心学校”。

  此后20年,爱心连锁开遍了全国乃至海外。每年暑假,爱心学校的规模都在150所左右,除了江浙沪地区,并逐渐向全国其他省市、港澳台乃至国外延伸。不少学校还开设了寒假班,同样受到热捧。

  爱心学校是学生自发组成的,20年来逐渐成为了全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项目。在上师大大学新生中,老师在授课时常常会提及爱心学校,希望他们有机会可以参与;每年5月,学校更是开设“校长培训班”,为志在参与爱心学校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服务,并给出安全提示。

  大约在暑假前一个月,有意愿成为校长的学生就在网上发帖,招募团队。初具规模后,学生们就会前往社区联系,开始筹建。联系的社区不同,开办的爱心学校也各有特色,志愿者们会针对性地设置课程。150所爱心学校里,不仅有面向中小学生的暑托班,还有很多特色班,例如针对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外来务工者子女以及智障人士等。

  静安Sunshine爱心学校接收的均是16-50岁智障人士。学员要么说个不停,要么甚至不说话。校长钮懿斐说:“最初每堂课只有两名教员,辅助两名班主任。可两节课下来,才意识到人手远远不够,于是我们给每位学员都配备一名教员,即使不说话不表达,也会默默地陪伴。”

  在上海师范大学,80%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都会参加爱心学校,爱心学校的志愿者队伍也日渐扩大,迎来了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其他学校的学生。
  
创造真正属于孩子的暑期生活

  暑托班难办,不仅仅是场地、师资等因素,家长日益提高的要求,以及孩子们顽皮的天性,都给办好暑托班带来一定的困难。

  可这些在爱心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看来,似乎没这么难。他们说,用真情关注学生,是爱心学校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秉持的信条,也是20年来爱心学校几乎未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华阳爱心学校,一位学生因父母离异备受打击,患上狂躁症,不少教员也“挨过打”。这位学生不但不理解,还会回家向家长片面反映情况,冲动的家长第二天就冲到爱心学校要求教员们赔礼道歉。“偶尔会觉得委屈吧,不过我们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也不会跟孩子计较。”汤晨笑着告诉记者。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说,社区、团市委和社会志愿团体的参与是丰富暑期生活的重要力量。在暑期,生活就应该由孩子自己安排,读书、看电影、搞点发明创造,像爱心学校这样自由且松散的氛围更适合放暑假的孩子。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说:“暑托班不应是教育一家的事情,而是应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用政策调动各方资源和积极性,共同为孩子营造快乐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

链接地址: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8/11/content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