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青年之想 急青年之急 走千访万·听研评荐中期汇报会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0浏览次数:1556


 

      “如何发挥学院专业优势,服务在校学生民主维权?”“699万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共青团可以为青年提升就业竞争力开展哪些服务?”“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团组织的号召力、动员力、影响力?”“多元价值交融下,如何为党培养、输送可靠人才?”在5月17日举行的“走千访万•听研评荐”中期汇报会上,来自校学联、校研究生会以及16个基层学院团组织的青年团干部,面对着新形势下青年成才之所需,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在五四讲话中提出的“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的要求,汇报本学期以来开展“走千访万•听研评荐”的调研成果、工作困惑与经验心得。

      在“走千访万•听研评荐”主题活动中,各学院始终贯彻落实活动主旨,立足于广大青年学生,从课堂内、生活中关心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深入基层,倾听青年学生的心声。学院还结合团学特色活动,通过富有特色的调研、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既从不同角度落实“听研评荐”活动的要求,更多的是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广大青年学生的生活中去。在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收获的过程。“要急青年所急,把服务做到青年的心坎上。”一名团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团学干部纷纷表示,与基层青年接触的过程,也是检查自己工作的重要途径。 

     校团委书记戴冰指出,“听研评荐”工作是新时期做好团学工作、密切团青关系的重要路径,也是团学干部应该具有的工作惯性与思维方式。“听研评荐”工作是一种方法论:“听”不是简单地听、片面地听,而是到基层倾听、到青年群众中倾听,真正了解青年、知晓青年;“研”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重在调研,调研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如何调研、调研问卷的设计、如何结合专业开展调研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基层团学干部去学习、去掌握;“评”是一种外向型的细化,关键是通过善于发现典型的案例、事迹和人物,从而能有高度、有深度地总结我们的工作;“荐”要求我们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从而为党赢得人才。戴冰强调,今年五四期间,团市委书记夏科家同志在接受《解放日报》专访时提出,要做有价值有附着力的枢纽,这对我们新时期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听研评荐”工作是一种方向,也是一种趋势,希望大家能把“听研评荐”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整体式、整建制地融入今后的工作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市委、团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做好“创先争优”、深化“密切团青关系”的思考和实践,今年3月,校团委决定在2011—2012“走千访万•听研评荐”主题活动试行的基础上,于全校各级团组织、团学干部中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推动团学干部走基层团组织、访普通团员青年,了解基层情况,倾听青年心声,锤炼良好作风,扩大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青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韧性。

      一段时间以来,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众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多元:大学校园中的各种思想文化不断进行着交流与交融,学生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元性明显增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多态象:全国性生源的急剧增加使地域文化业态差异和生活习性差别突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多向:由于成长成才的实现形式多样和渴望得到认同的层次多样,引起了青年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些情势都为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 “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解青年所难,将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已经成为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的共同心声和不懈追求。为党赢得青年,是共青团人始终不变的使命与责任,上海师大全体团学干部也会以此为目标,不断提升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水平和服务青年的能力,以“青春梦”“成才梦”将“师大梦”、“中国梦”高高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