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整版报道我校音乐学院学子寒假调研城市音乐遗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2-21浏览次数:1255


    编者按:

      今年寒假,我校学子积极参与寒假社会实践,尤其是以“走基层、看变化、做调研”为主题,开展各项专题调研。我校音乐学院研究生蒋茜雯等在专业导师、音乐学院副院长施忠的带领下,调研了上海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学生们聚焦青浦田山歌、松江泗泾十锦细锣鼓、崇明瀛州古调琵琶、崇明扁担戏、上海港码头号子等具有充分代表性的上海本土音乐文化的作品,并手绘了近百首民间歌谱,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青年报》的报道转载:

 

大学生寒假寻找城市“消失的声音
青浦田山歌、松江泗泾十锦细锣鼓、崇明瀛州古调琵琶、崇明扁担戏、上海港码头号子……

    这些具有充分代表性的上海本土音乐文化的作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却渐渐湮没,并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6名大学生在寒假里不畏风雪遍寻这般消失的城市声音。

    目前,他们已经谱写了百余首民歌的歌谱,并撰写了64000余字的调研报告,近期还将呈送非遗保护部门。

    青浦落秧歌《五姑娘》歌词(部分):

    正月梅花开来是新年,姚岸村出了个徐阿天,徐阿天家里穷/呒(mie)饭吃,到林家(ga)埭(do)去做全年。

    二月杏花开来白(ba)洋洋,林家埭里独出个五(en)姑娘,五姑娘/生来勿(fe)长勿短(diü)勿阔(ko)勿狭(a),眉(mi)毛(mo)弯弯(wei)分十(se)八,肚里思想小后生。

 

    舞台消亡    厂房、小区里听不到“田山歌”

    在上海,音乐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难以估摸。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多少音乐文化遗产仍如当年一般崛起于田间巷口、流传于口口相承中?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蒋茜雯等4位硕士研究生和两位本科生在指导老师施忠的带领下,在假期里选取了流落或流传于上海郊县、城区的具有典型性的音乐文化遗产一一寻访。这些音乐样式包括青浦田山歌、松江泗泾十锦细锣鼓、崇明瀛州古调琵琶、崇明扁担戏、江南丝竹和上海港码头号子等。

    在赴青浦区练塘镇进行田山歌实地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亲眼所见,在与上海城区相近的徐泾镇、赵巷镇的公路两旁,多是厂房和建设得有模有样的住宅小区,田山歌的主要传唱舞台——田野,几乎很难再见到了。

 

    “正如一把双刃剑,城市文化进入郊区郊县之后,利弊共存。从非物质音乐文化的角度上来看,城市文化的导入使得其原有赖以生存的土壤相继消失,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当的危机。”调研才刚刚开始,大家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后继乏人    教唱山歌,无奈先要教方言

    据了解,上海田山歌具有鲜明强烈的稻作文化色彩,无论是描绘劳动场景和劳动过程,还是表现劳动技术和劳动状态,大都带有稻作文化的印记,与稻作农业生产的特点密切相关。田山歌的歌词内容主要来自当地民众现实生活,其题材多以表现当地民众的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为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反映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恋爱与真挚情感的作品,如流行于青浦的《日思夜想望妹来》、《心愿嫁郎不怕穷》;流行于奉贤的长篇叙事诗《白杨村山歌》;流行于松江的《庄大姐》、《姚小儿官》、《刘二姐》,都是一些著名的反映爱情题材的作品。在上海的青浦、松江、奉贤等地区,至今仍流传着小山歌、大山歌、长山歌等各种田山歌的形式。

    然而,流传了4个世纪的田山歌,却面临着后继乏人、无人问津的窘状。“语言不通”,成了一大障碍。据悉,田山歌的演唱语言是本地的方言,老一辈的传承人们基本上不会以普通话进行交流,甚至对于普通话他们都不大听得明白。因此,在传承过程中,解决语言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田山歌的新传承人周美红介绍说,当地的中小学生现在会说方言的已经很少、能完全听得懂当地方言的孩子也很少。连方言都不会说,根本没办法去学唱田山歌,更不要说传承。对于在学生中教授田山歌的工作,青浦崧泽学校的黄耀娟老师不得不一字一句地先教会学生讲当地方言,然后再进行乐曲的教学,实属无奈之举。

 

    曲谱散佚 大学生为百余首乡间曲调记谱

    蒋茜雯一行还发现,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也相当普遍。青浦“田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张永联等,年龄大多已经七十多,面临的传承问题是非常严峻。“自己年事已高,在技巧上已经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发展。自己能做的只能是延缓衰老,尽可能将这门艺术存留的时间再长一点。”张永联落寞地说道。原来,虽然文化馆安排了专人跟他学习,由于文化馆的人员本身就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因此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学习,更不要说在实质上的传承了。

    没有现成的曲谱让调研队大感意外,在传承人看来却是不足为奇。据张永联老人回忆,他们年轻时候唱田山歌时全部是听着别人唱,没有谱子和歌词参照,一遍遍地跟唱一遍遍地模仿,唱多了就记住了。青浦区级传承人吴阿多也坦言,她与吴阿妹都是文盲,根本不识字,在她年轻时的那个年代里,在田头劳作的农民大多也是文盲,能有初小文化的就很不错了。她们唱歌也全部是靠一遍遍跟学、凭着记忆学会的。

    对此,年逾七十的张永联对田山歌的记谱状况感到非常的惋惜,张老先生说他年纪大了,好多谱子都记不出来了,想到这门伴随他一生的技艺在他手上失传,他就非常忧伤。现场调研队的成员听后,心里也非常难过,于是他们告诉了张老先生一个想法:可以帮助他记谱,并且将记好的谱子寄给他。张老先生当即表现出孩童般的兴奋,连说好好好……

    除了青浦田山歌外,松江泗泾十锦细锣鼓、崇明瀛州古调琵琶、崇明扁担戏、上海港码头号子等这些具有充分代表性的上海本土音乐文化的作品,也在学生们的寻访中,百余首民歌的曲谱已一一记下。

 

动态:调研报告将呈送   市非遗保护部门

    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施忠看来,这次寻找城市“消失的声音”非常有意义,事实上,早在去年暑假学生们就已经启动了。尤其是学子为百余首乡间曲调记谱后,这对今后的传承有很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们还录下了许多音乐作品的声频,为进一步研究也增加了载体。

 

施忠披露,目前,调研队已经撰写了64000余字的调研报告,在经过进一步梳理完善后,将在近期呈送本市非遗保护部门。同时,还计划设计一条适合上海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发展的道路,融合保护、传承和发展,让这些声音成为城市里的另一种美好。

 

新闻连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02/21/content_127367.htm?div=0